-
对付ED有三大法宝
2017-12-26
小李今年刚过35岁,是公司里的业务骨干,平时为工作和家庭忙忙碌碌,最近发现和老婆在一起亲热时有点力不从心。起初他还不以为然,认为是工作太累造成的。慢慢老婆也发现小李有点不太对劲,表现一次不如一次,连忙催着他去附近大医院的男性专科就诊。男科专家给小李做了一个全面的...
-
长期用六种药眼睛很受伤
2017-12-25
俗话说,是药三分毒。大众对于药物所致的胃肠道反应、肝肾毒性等副作用早已熟知,但对眼睛的副作用却不够了解。因为眼睛是我们直接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器官,通过眼睛可以读书写字、看人赏景,可以欣赏五颜六色的世界。如果眼睛受伤了,会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。长期使用6种药...
-
糖尿病为防并发症餐后血糖要控制到多少?
2017-12-25
糖尿病并发症的确很可怕,为了稳住血糖,餐后血糖不要超过7.8! 控血糖有人常说7.8 原则,意思是从医学上说,在不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下,理想的餐后 2 小时血糖值小于 7.8 mmol/L。 餐后高血糖一定要注意,由于餐后血糖升高会显著增加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,如心梗、心源性死亡发...
-
脑瘫患儿如厕不难学
2017-12-24
脑瘫患儿由于自幼运动残疾,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顺利完成坐、爬、站和行走,有很多异常姿势和肢体畸形,不仅爬、站和行走非常费力,就连吃饭、穿衣、洗澡、如厕等日常生活操作完成也非常困难。随着年龄增大,患儿性别差异和隐私等情况,如厕作为脑瘫患儿需要解决的问题尤为突出
-
长高的秘诀在哪?专家告诉你
2017-12-24
如果成年后的身高达不到遗传靶身高,说明孩子的保健没有做到位。 所以,专家强调,家长需要对孩子的身高精细管理,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定期测孩子的身高和体重,比如7岁前儿童每年身高应长5-7厘米、体重增加一两公斤。最好能够每年带孩子拍摄手掌的骨密度X光片
-
不吃早饭影响基因表达易发福
2017-12-22
想减肥就不吃早饭?以色列一项研究显示,省略早餐会改变“生物钟基因”表达,从而影响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,影响新陈代谢,容易发福,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。研究论文刊载于最新一期《糖尿病护理
-
高血压+糖尿病,血压血糖低于多少才行?
2017-12-22
空腹血糖小于7mmol/L,饭后血糖小于10mmol/L,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%,就算基本达到要求。年轻,病程短,预期寿命长,无低血糖风险的患者血糖控制要更加严格,空腹血糖小于6mmol/L,饭后血糖小于8mmol/L, 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%
-
中风患者冬季康复不能少
2017-12-21
冬季,中风偏瘫患者经常会抱怨胳膊腿儿硬、关节发僵,甚至经常抽筋儿,在这样的情况下,很多患者不愿意进行活动。再加之室外天气寒冷,外出不方便,大多数中风患者“宅”在家中,每天除了看电视、聊天、吃饭,做做简单活动之外,就剩下睡觉了。如此这般,很多中风偏瘫患者的活动能...
-
服药次数不能随便更改
2017-12-20
很多患者嫌分次服药麻烦,常常自己更改服药次数,其中最常见的是把“每天3次”的改为“每天两次”,总量不变,以为效果一样。其实,这样做非常错误。 服药次数通常是根据药物的半衰期确定的,每种药物都有各自的半衰期,服药次数不尽相同,因此患者不能随意更改服药次数和时间。...
-
你必须知道的从肥胖到糖尿病的进展过程
2017-12-20
与糖尿病的发病率成正比关系! 腹部型肥胖 为什么肥胖的人会发生糖尿病呢?这是因为肥胖可合并许多代谢紊乱,包括糖耐量低减、胰岛素反应不敏感(胰岛素抵抗)、高胰岛素血症及动脉动粥样硬化等